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ncb/html/2019-11/28/content_386403.htm
beat365官方最新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谱写示范校建设新篇章
□张鹭杨文森崔静
核心提示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近年来,beat365官方最新版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聚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标示范校建设目标任务,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和突破口,形成了“全方位、高起点、深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彰显。
牢筑根基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结合,探索实施“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形成专业集群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初步构建了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应用型专业格局,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占专业总数的近50%;形成了食品化工类、机械电子类、信息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经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七大专业集群。
增强条件保障,建立开放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平台,智慧校园建设走在了全省高校前列,被评为全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建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0余个,形成了校内外结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满足产学研需要的实践实训基地群。
深入推进“1135人才工程”和“双百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企业挂职”“基地实践”“资质认证”“行业引进”等多种模式,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目前,学校拥有“双师双能型”教师300余人;柔性引进、聘请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数十人,100余名教师受聘担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发展中心,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能力建设。
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制定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完善以应用性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教师职称评审机制。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从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注重应用研究转变,强化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五年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70余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0余项,合作项目和到账经费均实现大幅度增长;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员工培训协议,到企业培训50余次,培训员工600余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获批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10余个;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扎实推进,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
打造品牌示范校建设亮点纷呈
自入选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和全国产教融合工程百所本科高校以来,学校聚焦转型、精准施策,逐步形成了高起点引领、深层次改革、全方位转型的创新发展模式,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校转型发展的做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肯定和赞赏,省内外多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对学校的办学成绩多次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树立卓越教师教育理念,打造师范教育品牌。学校把做精做强教师教育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坚持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三项改革,特别是通过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从教理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教学技能,努力办好“接地气、卓越化”的师范教育。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生连续7年在全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考取特岗教师的比例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有3000余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4年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艺术教育品牌。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培育艺术人才”“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推动文化名城建设”“传承地方文化资源,创作艺术作品”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艺术教育品牌特色,不断提高服务区域文化事业的能力。师生原创戏剧《梦想的坚守》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原创舞蹈节目《泥泥狗》、声乐节目《快乐的风》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其中,《快乐的风》被确定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会歌,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演出;设计学院师生连续9年为地方开展文化、环境、商业等整体设计,绝大多数设计作品被采用或收藏。
四位一体辐射“双创示范效应”
学校对接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教育、实践、服务、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覆盖、深融入”的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着力推进产教融合、赛创融合,实现教学环节全覆盖;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体系,通过打造“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开放共享的实践实训平台”“高水平孵化平台”,推进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构建“专业化、精准化”的指导服务体系,重点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和“精准化”指导帮扶体系两项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保障体系,从组织、条件、机制和文化四个方面,强化保障体系建设。该体系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创新创业等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屡屡摘金夺银,获奖150余项。学校被授予“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